《折流板除沫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折流板除沫器.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2、4)实用新型名称 折流板除沫器 (57)摘要 折流板除沫器, 解决了长方形除沫器占空间 较大, 且折流效果不显著的问题。 其包括环形体, 环形体包括多个扇形的除沫器单元, 相邻的除沫 器单元可拆卸连接; 还包括不锈钢板, 不锈钢板 包覆在环形体外侧。 本实用新型与现存技术相比 具有如下益处: 1) 除沫器更换安装方便; 2) 折流 板片多折向结构使得二次蒸汽中夹带的雾沫得 到充分捕捉, 避免造成产品损失、 污染冷凝水和 堵塞管, 提高蒸发器整体运行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18901144 U 2023.04.25 CN 218901144 U 1.折流板除沫器, 。
3、其特征是, 包括环形体, 环形体包括多个扇形的除沫器单元 (1) , 相 邻的除沫器单元 (1) 可拆卸连接; 还包括不锈钢板 (2) , 不锈钢板 (2) 包覆在环形体外侧。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流板除沫器, 其特征是, 所述除沫器单元 (1) 包括凹型的 外框架 (3) , 外框架 (3) 外端面大于内端面; 所述外框架 (3) 内均布固定有多个折流板片 (4) ; 所述外框架 (3) 包括两侧的第一防护板 (5) , 两个第一防护板 (5) 内侧固定连接第二防 护板 (6) ; 每个所述第一防护板 (5) 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7) , 连接板 (7) 上设有通孔, 相。
4、 邻的两个除沫器单元 (1) 在通孔内插装螺栓组进行连接。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流板除沫器, 其特征是, 所述折流板片 (4) 包括进口导流 板 (8) , 进口导流板 (8) 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倾斜板 (9) , 第一倾斜板 (9) 上端固定连接有第 一竖直板 (10) , 第一竖直板 (10) 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倾斜板 (11) , 第一倾斜板 (9) 和第二倾 斜板 (11) 倾斜方向相反; 所述第二倾斜板 (11) 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竖直板 (12) , 第二竖直板 (12) 上端固定连接 有第三倾斜板 (13) , 第三倾斜板 (13) 方向与第一倾斜板 (9) 方向相同; 。
5、所述第三倾斜板 (13) 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竖直板 (14) , 第三竖直板 (14) 上端固定连接 有第四倾斜板 (15) , 第四倾斜板 (15) 与第二倾斜板 (11) 倾斜方向相同; 所述第四倾斜板 (15) 上端固定有出口导流板 (16) , 出口导流板 (16) 与进口导流板 (8) 在同一个平面上。 4.依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折流板除沫器, 其特征是, 所述折流板片 (4) 上开设有多 组凹槽。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8901144 U 2 折流板除沫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沫设备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折柳板除沫器。 背景技术 0002 在铝产品。
6、生产的过程中, 会产生大量的蒸汽, 此部分的蒸汽有必要进行处理然后进 行排放, 其实使用到了蒸发器, 现在蒸发器上部的分离室中折流板除沫器体型较小, 大多安 装在蒸汽出口附近, 且容易形成结疤造成二次汽不顺畅, 除沫器使用周期短, 蒸发器运行效 率低。 0003 申请号为0.9, 名称为一种易清洗折流板除沫器, 其包括除沫折流板、 污水箱和进水管等, 其能轻松实现直接将需要替换的除沫折流板从安装座中抽出, 接着将新 的除沫折流板板顺着安装座推入, 使弹簧卡扣卡入除沫折流板表面的卡槽内, 实现快速的 更换折折流板。 0004 但是其存在着如下的不足之处, 从说明书里面显而易见, 。
7、此结构为长方形的结构, 所 占地空间相对较大; 2) 在折流效果不显著, 还是有大量的蒸汽从中流出。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针对上面讲述的情况, 为克服现存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折流板除沫器, 有效的解 决了长方形除沫器占空间较大, 且折流效果不显著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折流板除沫器, 包括环形体, 环形体 包括多个扇形的除沫器单元, 相邻的除沫器单元可拆卸连接; 0007 还包括不锈钢板, 不锈钢板包覆在环形体外侧。 0008 优选的, 所述除沫器单元包括凹型的外框架, 外框架外端面大于内端面; 0009 所述外框架内均布固定有多个折流板片; 00。
8、10 所述外框架包括两侧的第一防护板, 两个第一防护板内侧固定连接第二防护板; 0011 每个所述第一防护板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连接板上设有通孔, 相邻的 两个除沫器单元在通孔内插装螺栓组进行连接。 0012 优选的, 所述折流板片包括进口导流板, 进口导流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倾斜板, 第一倾斜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竖直板, 第一竖直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倾斜板, 第一倾 斜板和第二倾斜板倾斜方向相反; 0013 所述第二倾斜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竖直板, 第二竖直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倾 斜板, 第三倾斜板方向与第一倾斜板方向相同; 0014 所述第三倾斜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竖直板, 第三。
9、竖直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第四倾 斜板, 第四倾斜板与第二倾斜板倾斜方向相同; 0015 所述第四倾斜板上端固定有出口导流板, 出口导流板与进口导流板在同一个平面 上。 0016 优选的, 所述折流板片上开设有多组凹槽。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8901144 U 3 0017 本实用新型与现存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益处: 1) 除沫器更换安装方便; 2) 折流板片 多折向结构使得二次蒸汽中夹带的雾沫得到 充分捕捉, 避免造成产品损失、 污染冷凝水和 堵塞管, 提高蒸发器整体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除沫器单元示意图; 0020 。
10、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个折流板片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单个折流板片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单个折流板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3 图中: 1、 除沫器单元; 2、 不锈钢板; 3、 外框架; 4、 折流板片; 5、 第一防护板; 6、 第二 防护板; 7、 连接板; 8、 导流板; 9、 第一倾斜板; 10、 第一竖直板; 11、 第二倾斜板; 12、 第二竖直 板; 13、 第三倾斜板; 14、 第三竖直板; 15、 第四倾斜板; 16、 出口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 仅以示 意方式说明本。
11、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 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25 请参照图1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折流板除沫器, 包括环形体, 环形体包括 多个扇形的除沫器单元1, 相邻的除沫器单元1可拆卸连接; 0026 还包括不锈钢板2, 不锈钢板2包覆在环形体外侧。 0027 在本实用新型中, 我们将长方形的结构改成了环形的结构, 这样在同样的面积的 情况下, 增加了折流的实际有效面积, 能增加最后的除沫效率。 0028 第二就是采用多个扇形的除沫器单元1组合成整个环形体, 除沫器单元1之间可拆 卸连接, 这样当某个除沫器单元1损坏或者效率降低的时候, 能够直接进行拆卸更换维修, 降低 了后。
12、期维护的成本。 0029 同时我们还增加整体除沫器单元1的高度, 进而达到更好的除沫效果。 0030 所述除沫器单元1包括凹型的外框架3, 外框架3外端面大于内端面; 0031 所述外框架3内均布固定有多个折流板片4; 0032 所述外框架3包括两侧的第一防护板5, 两个第一防护板5内侧固定连接第二防护 板6; 0033 每个所述第一防护板5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 连接板7上设有通孔, 相邻 的两个除沫器单元1在通孔内插装螺栓组进行连接。 0034 在本实用新型中, 外框架3采用两个第一防护板5和一个第二防护板6构成, 外框架 3为扇形的结构, 第二防护板6内侧为弧形的结构, 折流板的。
13、两端固定在第一防护板5上, 相 邻的两个折流板片4之间形成折流通道, 在折流通道内对蒸汽进行折流除沫。 0035 在本实用新型中, 我们在第一防护板5上焊接有连接板7, 通过在连接板7内插入螺 栓组, 从而将两个除沫器单元1连接在一起, 这样连接方便且后期方便拆卸。 0036 所述折流板片4包括进口导流板8, 进口导流板8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倾斜板9, 第 一倾斜板9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竖直板10, 第一竖直板10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倾斜板11, 第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8901144 U 4 一倾斜板9和第二倾斜板11倾斜方向相反; 0037 所述第二倾斜板11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竖直。
14、板12, 第二竖直板12上端固定连接有 第三倾斜板13, 第三倾斜板13方向与第一倾斜板9方向相同; 0038 所述第三倾斜板13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竖直板14, 第三竖直板14上端固定连接有 第四倾斜板15, 第四倾斜板15与第二倾斜板11倾斜方向相同; 0039 所述第四倾斜板15上端固定有出口导流板16, 出口导流板16与进口导流板8在同 一个平面上。 0040 在本实用新型中, 整个折流板片4为多折向结构, 能增加雾沫被捕集的机会, 未 被除去的雾沫在下一个转弯处经过相同的作用而被捕集, 这样反复作用, 大幅度的提升了除雾 效率。 0041 在本实用新型中, 两个相邻的折流板片4上的进口导。
15、流板8构成了进口导流部, 其 为一个竖直部, 此时因为二次汽的流向是从下网上的, 此时进口导流部有一个导向, 从而使 得进入进口导流部内的气体是均匀的, 气体继续向上流通, 进行除沫。 0042 两个相邻的折流板片4上的出口导流板16构成出口导流部, 其为一个竖直部, 此时 对气体进行导向, 保证出口的气体为竖直向上的, 方便排出。 0043 另外, 所有倾斜板与竖直板之间的夹角为135度, 且两者之间为弧形连接, 这样方 便进行折弯生产, 再者进口导流板8和出口导流板16的高度较小, 其作为导向功能, 适当减 小能增加其余部分的有效高度, 提高除沫的效率。 0044 所述折流板上开设有多组。
16、凹槽。 0045 最后, 在折流板沿着高度方向上开设有一些凹槽, 凹槽为不连续的, 是间断设置 的, 这样做才能够增加液滴碰撞的概率, 从而使得更快的形成液滴, 增加除雾的效率。 0046 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 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 对于所属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能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 这 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 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 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8901144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6 CN 218901144 U 6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4 页 7 CN 218901144 U 7 图4 说明书附图 3/4 页 8 CN 218901144 U 8 图5 说明书附图 4/4 页 9 CN 218901144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