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增材制造全世界创新大赛 北京双创周硕果累累

时间: 2023-08-19 来源:耐用的 2018增材制造全世界创新大赛 北京双创周硕果累累
产品概述

  融合·创新-----2018增材制造全世界创新大赛@北京双创周10月15日至19日在北京举办。此次活动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管委会、北京丰台科技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和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3D打印数字维创中心承办。此次双创周活动展览和论坛同期举行。展览汇聚了众多3D打印创新成果,覆盖了众多领域,如医疗、文创、汽车、工业、艺术等领域,充分展示了3D打印的跨界融合与创新。

  主办单位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介绍说,为了挖掘更多融合增材制造技术的跨领域先进的技术、产品和项目,增材制造在应用领域的实际成果和重要潜力及增材制造更广阔的应用场景,2018增材制造全世界创新大赛于8月8日真正开始启动,目前大赛已经征集了近百个优秀的创新型参赛项目。大赛注重增材制造领域的核心与前沿技术,鼓励融合增材制造技术的跨领域技术、产品和项目,从而让更多行业看到增材制造的优势与价值。本届双创周活动汇聚了来自业界重量级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以及优秀企业的最新3D打印科技成果展示。

  有关专家、企业家在2018增材制造全世界创新大赛@北京双创周论坛上发表的主要观点如下: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信部赛迪院)装备工业研究所机械工业研究室副主任李方正提出,增材制造技术在创新创业以及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新兴起的产业培育上,具备极其重大意义。创新领域,给创新设计释放巨大空间,为多学科交叉提供创新手段。创业领域,降造业资金和人员技术门槛,助力实现云制造、分布式制造等制造新模式,为全民创业提供技术支撑。

  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3D打印数字维创中心运营官姚京表示,在数字化大潮中,各个行业都迎来了创新的时代,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也不能离开创新。实现创新需要有技术和工具、平台承载和健全的生态。创新中心是生态体系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园区在某一种意义上就是放大版的创新中心。

  北京金达雷科技有限公司商务经理韩金强介绍了世界领先的光固化3D打印技术项目。该公司通过完全自主研发,成功研发并产品化单向剥离(UDP)的全新光固化3D打印技术,UDP技术的打印速度是传统技术的500倍以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能实现1米以上物体的超高精度(50微米精度)打印,对传统的分层SLA技术实现了革命性的技术突破。该项技术将会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汽车等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在专业打印服务(牙科、珠宝、工业原型)领域取得显著的市场地位。

  北京毛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春雨介绍了数字化智能三维建模软件开发及应用的案例。该公司面向少儿开展3D打印教育,使少儿运用新科学技术手段实现创意物化成为可能,将学生的创意、想象通过3D打印技术的应用变为现实,极大的拓宽了用户的创意想象空间和动手实践空间,为掌握未来创新创意制造新技术提供了教育平台。

  河北英曼卡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研发总监孟德宇介绍了农林废弃物经过加工变身3D打印材料——生物质增材制造复合材料,并使之产业化,既解决了3D打印原材料的成本,又为农林废弃物找到了更合适的“归宿”。

  北京建筑大学工程实践创新中心主任助理许东晖介绍了基于3D打印技术的超大体量不规则型面制品成型工艺,展示了该技术成果在国内某石窟1:1等比例复制工程中的成功应用,解决了大体量不可移动石窟文物的异地等比例展陈问题,为此类文物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技术上的支持。此项技术在城市雕塑、装饰装潢、工艺美术、影视布景、主题公园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碳纤维3D一体成型机织技术项目联合发起人何彬介绍了碳纤维3D一体成型机织技术,此技术获得了国家高科技成果奖。大型碳纤维机织3D成型流水线技术可通过机织形式大批量生产三维一体成型部件,减少相关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车身轻量化为例,可为车身综合减重达到40%至50%,车身整体价格降低至与金属车身近似的水平,非常适合于新能源汽车通过车身减重来增加续航里程,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经济日报记者 徐克强)